威海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局長詳細解讀戶籍管理領域“1+6”服務管理模式 |
||||
|
||||
|
||||
訪談時間:2020年9月7日 訪談嘉賓:威海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局長 于光福 訪談背景:在當前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次辦好的大背景下,公安分局在戶籍管理在哪些方面除出臺了哪些新政策、新舉措;如何為群眾提供更加便利戶籍服務?為此,我們邀請了威海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局長于光福為大家做詳細介紹。 訪談內容: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網:戶籍管理領域“1+6”服務模式有哪些? 于光福: “1+6”服務模式是以“一次辦好”為目標,對戶籍管理政策措施、流程時限等改進的集成和聯動,是系統性、整體性、重塑性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編制“一張清單”。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戶籍管理高頻事項分為8大類56項,以清單的形式向社會公布。清單所列以外材料,不得要求群眾提供;一時難以開具或獲取的,在當事人自愿承擔不實承諾法律責任的前提下,推行書面承諾或聲明,不得讓群眾開具“重復、循環”等奇葩證明。 二是實行“一窗受理”。面向群眾的戶口居民身份證事項,一律由公安派出所“一窗受理”。群眾提供的原件材料,無法通過信息網絡核驗且需要留存復印件的,公安派出所要通過掃描、拍照等方式實現,不得要求群眾自行提供復印件。 三是推行“一表申請”。凡依申請的戶口事項,均由受理民警從人口系統中自動生成統一格式的《辦理戶籍業務事項申請表》,打印交群眾核對無誤后簽字確認。 四是實施“一站辦結”。凡材料齊全、形式正當能夠當場辦結的,實行即來即辦、一次辦好。需要調查核實或上報審核事項,以“數據跑”“民警跑”等形式代辦幫辦,10個工作日內辦結。受理地公安派出所通過“當事人自取”“委托代領”或“郵寄到家”等方式送達辦理結果,實現群眾少跑腿。 五是探索“一網通辦”。借助省廳“互聯網+民生警務平臺”,實行群眾申請事項的互聯網預申請、公安網預審驗,通過網上、網下的無縫銜接,提高“一次辦好”效率。 六是落實“一線連通”。全面落實戶政部門負責人公開電話制度,全天候接聽群眾咨詢、投訴和監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第一時間解決群眾辦理戶口居民身份證難題。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網:新生兒出生落戶需要哪些材料? 于光福:申請人攜帶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出生醫學證明、結婚證或明確撫養關系的法律文書或協議書(限新生兒戶口登記前父母離異)等材料到新生兒監護人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戶籍窗口辦理。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網:為吸引人才落戶我區,在人才落戶方面有哪些政策,落戶需要攜帶哪些材料? 于光福:根據《威海市居民戶口遷移管理辦法》,有以下幾種情況視為合法穩定就業,可以在我區落戶:一是經組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準考錄、招聘和調動的; 二是中國公民取得《威海市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的; 三是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中級工以上職業資證書的; 四是本市大中專院校和技工院校按照國家計劃統一招收的新生或者經省級高等教育主管部門批準轉到本市學習的學生; 五是投資經商、興辦實業,有合法穩定經營場所、取得工商營業執照,依法申報年報并且公示的; 六是已經簽訂勞動合同,并且在當地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七是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條件。 公安機關在城鎮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等法人機構以及創業園在城鎮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等法人機構以及創業園區、創業孵化基地等非法人組織設立集體戶的,不限制集體戶人數。合法穩定就業人員可以在集體戶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申請人申請落戶需要攜帶居民身份證、居民戶口簿,以及勞動合同或職業資格證書或畢業證書、社會保險繳納記錄證明、依法申報年報并且公示的工商營業執照或者山東惠才卡或威海英才卡。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網:隨著城市的發展,更多人到我區購房,請問于局長,購房落戶需要哪些條件? 于光福:居民通過合法途徑獲得房屋不動產權屬證書的,或者已經簽訂網簽預售合同視為有合法穩定的住所。申請人攜帶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房屋產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或房管部門出具的房屋登記信息材料;隨遷人員親屬關系材料到購買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